新闻中心 News 分类>>
英国人发明自行车却被日军骑自行乐鱼(中国)体育车打闪击10万英军溃不成军
1817年,一个名叫卡尔·德莱斯(Karl Drais)的巴登护林官,用樱桃木和软木制作了一辆外形怪异的两轮车。在车体上安置了形似马鞍的坐垫,以及可以控制方向的握把。人可以像骑马一样骑在上面,借助两脚不停地蹬地,推动车子向前滚动——这就是今日我们熟悉的自行车最早的雏形。
不过这个划时代的作品,在当时人们的眼里不过是一个外形滑稽的玩具,虽然德莱斯将其命名为“代步器”(Laufmaschine),它却被大多数人戏称为“木马”(Dandy Horse)。甚至有的时政漫画家用画笔描绘了骑兵骑在这个两轮车上冲锋的场景,借以讽刺德莱斯,但恐怕谁也没有想到百年之后,这种木马的后裔会真的走向战场。
之后的几十年中,自行车的发展经历了一段百花齐放的过程,各种怪异奇葩的设计相继出现。但都还没有完全具备如不带链条传动系统这样的现代自行车基本要件,而且骑乘的安全性不佳,比如1870年出现的“便士-花星”型自行车(Penny-farthing),高大的前轮让驾驶者在骑乘时显得头重脚轻,稍有不甚就会跌落摔伤。直到1886年,英国机械工程师约翰·斯塔利(John Starley)结合机械学与运动学的原理,发明了菱形车架(Diamond frame)和链条传动系统(Chain drive),并制造出第一辆现代自行车(当时被人们称为“安全自行车”),从那时起自行车才奠定了今日我们所熟悉的基本形态。
现代自行车一经面世,不光成为畅销的简易交通工具,还受到了军队的注意。在注重机动能力的各国陆军眼中,自行车的优越性显而易见,它轻便,耐用,造价低,维护方便,相对于成本高昂的马匹而已,更适合单兵骑乘。在现代自行车刚刚问世的第二年,法国陆军就首次将自行车列装部队使用,并很快受到官兵的好评,各国陆军随后纷纷向厂家求购自行车。
与自行车大规模引入军队相伴的,是专门性的自行车部队纷纷建立。英国人在1889年的演习中首次成立了专门的自行车作战部队——第26德尔赛柯斯志愿步兵团(26th Middlesex Volunteer Corps),取得了不错的效果。随后德法俄美奥等陆军强国纷纷效仿,自行车连,自行车营乃自行车团如雨后春笋般出现。最先吃螃蟹的英国人对自行车部队的发展更是不遗余力。到20世纪初,英军在编的自行车部队规模总共已经超过了8000人。
与此同时,为适应军队的要求,自行车本身也在不断地改进。1896年奥匈帝国的奥地利兵工厂(简称ÖWG)生产出首辆作战用自行车“斯太尔”型军用自行车(Steyr-Waffenrad),与普通民用自行车相比,斯太尔拥有更为结识的车架和耐用的橡胶充气车胎,越野和载重能力更强,而且在车把下还专门设计了一个用于放置轻武器或背包的挂架。随后各国厂家又根据实际需求,在自行车上进行了各种颇有创意的改装,比如英国的维克斯父子-马克沁兵工厂就曾推出了一款可以搭载两挺马克沁机枪的三轮自行车。法国人则发明了折叠式自行车,供山地部队作战之用。人更是日俄战争期间,将老式的“便士-花星”自行车车轮的车胎拆去,并加装了一条轮式支架,研制出一款“铁路用自行车”,以便可以在西伯利亚铁路上使用,缓解铁路运力不足。
既然自行车已经成为专业的作战装备,那日常训练就不能像普通人骑车那样随便。凡是装备有军用自行车的士兵,无论是不是隶属于专业的自行车部队,都须学习专门编写的自行车使用手册。比如在一战前改编为陆军自行车团(The Army Cyclist Corps)的第26德尔赛柯斯志愿步兵团为士兵发放的手册里,对士兵的训练要求颇高,从如何控制把手,如何保持正确的骑乘姿势,再到如何在骑乘时向上级敬礼,两只手各应该放在车的什么位置等等,都有严格的规定。而对自行车的日常保养则更加重视。比如手册中有这样一条:
(根据天气、自然环境和道路情况,须将日常不间断行进速度控制在8-10英里/小时内。在情况允许的条件下,每日骑乘里程不得超过50英里。)
1897年,美国一支主要由黑人组成的自行车部队——第25自行车步兵团(25th Infantry Bicycle Corps)在一次演习中,依靠自行车在34天中完成了长达1900英里(约合3000公里)长途行军,充分证明了自行车部队优越的机动性。9个月后,这支自行车部队参与了美西战争——这是自行车首次投入实战。战争期间,这支黑人部队多次以迅疾的速度突袭并抢占西班牙的阵地和堡垒,为美军的胜利立下了汗马功劳。在随后爆发的布尔战争中,英国自行车部队也取得了不俗的战绩。
一战爆发之际,各参战国都有专门的自行车部队。在战争开始的几年,前线部队机动频繁,无论是进攻和撤退,自行车的实用性都远在马匹之上,成为单兵不可替代的运输工具。尤其是在德军进逼巴黎的危机时刻,法国除了征用巴黎市所有的出租车将部队运送到马恩河前线,还大量配发民用自行车给作战部队使用,士兵们成群结队骑着自行车飞速奔向战场,为马恩河之战法军的反击赢得了时间。但不久之后,一战迅速进入堑壕战的泥潭中,交战双方的自行车部队都只得躲在阵地里动弹不得。自行车也从前线退入后方,主要承担起运输后勤补给,邮寄信件的等日常杂务。
到二战爆发之际,传统的堑壕战被重视机动性的闪击战取代,自行车再次前线战场的一部分。此时专门的自行车部队纷纷被整编到其他作战单位中,但自行车的使用量却大幅增加。二战开闪击战先河的德军,虽然以机械化与摩托化部队著称,但在早期卡车与摩托车的数量并不充裕乐鱼(中国)体育,马匹的维护成本也不低,因此德军也大量装备自己研制的M42军用自行车(M42 Truppenfahrrad)。在战争前期一系列摧枯拉朽的攻势中都能见到骑乘单车,伴随装甲车前进的德军士兵。到了战争后期,装甲部队折损殆尽的德军又利用自行车轻便的优势,搭载“铁拳”反坦克火箭偷袭盟军坦克部队并屡屡得手,给盟军的推进造成一定的困扰。
不过真正让自行车在前线大显神威的确是日本人。自行车在19世纪末引进日本后立刻受到日本军民的追捧。这种轻便小巧,成本低和易于生产的运输工具正适合工业水平落后的日本,在后来的侵华战争中更是大量配发给前线年的马来亚战役中,日军第25军指挥官山下奉文将自行车集中起来,供前线进攻部队使用。日军官兵骑着自产的富士自行车,灵活地穿梭于热带丛林之中,对十万英军发动迅疾的攻势。英军在惊慌失措中纷纷溃退,依靠步行的英军士兵背着沉重的行囊在密林中步履蹒跚,很快被这些日本“单车武士”赶上,大部分被俘。此战中,崎岖的山林小道让日本自行车车胎纷纷报废,日军干脆将车胎拆掉。一辆辆裸露着银色铁质轮子的自行车丝毫不畏惧泥泞的道路,日军依靠这些单车完成了一场低配版的“闪击战”,战后山下奉文的25军因此获得了“银轮部队”的绰号。
普通英军士兵(右)须负重40公斤行军,纯粹依靠脚力在丛林地形中行军速度很慢,无法与装备自行车的日军(左)相比
二战之后,随着军工科技的迅猛发展,可供军队选择的运输方式不断增多,自行车也不像战争期间那样不可或缺。不过在现代部队中,自行车的身影依旧没有消失。在执行某些特定的侦察,袭扰和运输等作战任务时,自行车依然是士兵们值得信赖的座骑乐鱼体育最新版。